在江岸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湖北忠三律师事务所徐文涛律师作为江岸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以其专业视角和责任担当,提出了将社区减负工作落到实处的建议,为社区基层工作者发声。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然而,长期以来,社区工作负担过重、行政事务过多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基层工作者。徐文涛律师在深入调研后发现,社区减负工作不仅关乎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更关乎居民的切身利益和社区的和谐稳定。他根据调研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一、切实将对社区的减负工作精神落到实处
对社区工作负担重,工作压力大的情况,各级政府和领导也注意到这个情况,并多次通过各种途径要求对基层减负,只要认真的将这些精神指示真正落实到位,社区的减负工作将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探索社区工作新方法、新思路
由于社区在疫情防控时起到的重要作用,使各级政府在疫情后更加重视社区的作用。重视是好事,但不能将战时应急的打法,运用到平时常态化工作中,有关部门应结合实际,开拓创新,探索社区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准确定位,加大去“行政化”力度,充分发挥其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使其成为政府的好助手、好帮手,成为社区群众的好娘家、好依靠。
三、建立严格的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
这个我们在去年的建议中也提出过,但目前进展不明显。建议加快梳理政府职能部门进社区工作事项,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准入制度和指导性目录,杜绝交办事项的随意性和扩大化,为社区不再承担不应该由其承担的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完善社区经费保障机制
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其不能成为财政的一级预算,但工作肯定需要资金支持,对此建议按照“财政拨付、费随事转、社会资助”的原则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建立稳定的社区建设投入机制,完善社区建设的财务和支撑体系,保障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人员培训、党组织和社区专职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以及社区开展管理与服务工作必要的经费。
另外徐文涛律师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和其他代表联名在加强法治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两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作为江岸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徐文涛律师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积极为人民群众发声。他的建议不仅体现了他对社区工作的深入了解和关注,更展现了他作为一名律师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徐文涛

湖北忠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武汉市江岸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2005年全市律师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全省信访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荣立三等功、2008年武汉市十佳律师。
专业领域:刑事辩护及刑事风险防控、经济合同法律服务。